鲇魚灘
-
簡 介:
李鋮(李誠),筆名降兵。20世紀60年代末生于湖北蒲圻(赤壁),工商干部。詩歌作品散見于《長江文藝》 、《揚子江詩刊》 、《黃河詩報》 、《中國工商報》 、《江門文藝》等,并入選多種詩歌選本。少時放過牛、割過谷、打過蔴、挑過糞。詩觀:追求心靈的文字,力求樸實、簡單,就像一座老房子的線條。
書 名:鲇魚灘
著 者:李鋮
責任編輯:李慧 潘愛平
裝幀設計:成都一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出版發行:大眾文藝出版社 發行部電話010-65060478
地 址: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 郵編100125
經 銷:新華書店
印 刷:成都市天金浩印務有限公司
開 本:880毫米 X 1230毫米 1/32
印 張:6
字 數:150千
版 次:2011年12月第一版 2011年12月第一次印刷
定 價:28.00元
目 錄
小木船 / 1
李子熟了 / 2
夢里喊娘 / 3
每次回家 / 4
母親 / 5
牽牛喝水 / 6
給娘穿棉襖 / 7
娘再也不怕病了 / 8
給母親送燈 / 9
心塘嘴 / 10
數錢 / 11
割麥 / 12
想念的兩個女人 / 13
母親節 / 15
那張臉 / 16
母親的梳 / 17
抹紙牌的大嬸們 / 18
正月初三給娘上墳 / 19
在娘墓前 / 20
挑稻草的娘 / 21
那山坡 / 22
母親的笑 / 23
娘在夢里喊我 / 24
母親六周年祭(組詩)/ 25
蒲扇 / 27
遺產 / 28
一棵樹 / 29
一輛板車 / 30
老家記事(外三首)/ 31
父親 / 34
一刀臘肉 / 35
父親的扁擔 / 36
油條 / 37
我的乳名 / 38
孩子,下晚自習了 / 39
姐夫 / 41
栽田 / 43
米壇 / 44
姐 / 45
鲇魚山那條小路 / 46
秀英 / 47
鋤麻草的人 / 48
飛翔的事物 / 49
伯父祭 / 50
四爺 / 51
鲇魚山 / 52
麥田守望者 / 53
李子油 / 54
父親老了 / 55
給兒子 / 56
兄弟 / 58
陪父親抽煙 / 59
鄉村木匠 / 60
用年豬 / 61
釘子 / 62
六角塘 / 63
雷陣雨 / 64
短板凳 / 65
泥瓦匠 / 66
半生 / 67
剃頭匠 / 68
伯母走了 / 69
土雞蛋 / 70
土鯽魚 / 71
在火車站等人 / 72
打賭 / 73
往墻面釘日歷 / 74
鐵匠 / 75
摸魚 / 76
寫寫老房子 / 77
村子里又少了一個人 / 78
在石頭山下的小溪里洗手 / 79
身世 / 80
夕陽 / 81
一只鳥被獵槍擊傷 / 82
雪花膏 / 83
麻雀與稻草人 / 84
鳥們 / 85
油菜花 / 86
水井 / 87
十二月的風 / 88
一只拐腳的雞 / 89
老家 / 90
風箏 / 91
葉文福老師改詩 / 92
赤壁摩崖 / 93
白蘿卜 / 95
爆米花 / 96
教師節 / 97
斷裂的粉筆 / 98
黑板 講臺 椅子 / 99
七夕 / 100
戲泉 / 101
沐泉 / 102
聽泉 / 103
紡靶子 / 104
還需要…… / 105
一把鎖 / 106
牧鴨人 / 107
彎月 / 108
誓言 / 108
一位武漢下放知青的返鄉史 / 109
跛子 / 111
詩友國秀 / 112
雪 / 113
墊被 / 114
姐姐三周年祭(組詩) / 115
一只鳥在我房間 / 117
最大力氣生活在蒲圻 / 118
一只水桶讓我產生無邊的想象 / 119
木格子窗戶 / 120
吃年夜飯的時候 / 121
露珠 / 122
在草地上曬太陽 / 123
木劃子 / 124
針線 / 125
老爺車 / 126
禾場 / 127
天井 / 128
立春 / 129
少年 / 130
整理文稿 / 131
餐館里的服務生 / 132
早晨 / 133
一月三日在清泉酒家 / 134
茅草根 / 135
辣椒 / 136
吃肉 / 137
詩人若夫在老屋拍照 / 139
赤壁味道 / 140
鄉情 / 141
夢回故鄉 / 142
殺豬記 / 144
回歸 / 147
三十華里的路程 / 148
有感于一架飛機 / 149
柯清照回了 / 150
卷心菜 / 151
肉片湯 / 152
像螞蟻一樣生活 / 153
年休假 / 154
吃粽子 / 155
屋檐水 / 156
送喉嚨住院 / 157
舊棉襖 / 158
找 / 159
練習 / 160
二十四日與然也小坐 / 161
水車 / 162
人民公園 / 163
床 / 164
鑰匙 / 165
鋤草 / 166
那些樹 / 167
火車敲響門鈴 / 168
進城 / 169
在廣場遇到兒時的老師 / 171
拾柴火 / 172
啊,小草 / 174
后記 / 175
-